展覽名稱
「燃燒的靈魂.梵谷」特展

展出期間
2009.12.11 ~ 2010.03.28
展出地點
國立歷史博物館(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)

自畫像/1887年4-6月/巴黎/油畫

 

荷蘭17世紀大師林布蘭(Rembrandt)從年輕到老,畫了大量自畫像,記錄一生的容顏變化,更成為忠實反映不同時期人生歷練的鏡子。梵谷畫自畫像,顯然受到林布蘭的影響。

 

梵谷於1887年4-6月間在巴黎所畫的這幅「自畫像」,是畫在紙板上的油畫。他運用點描派技法的分析色彩原理,以短小筆觸的堆疊造成視覺上的自然混色,筆觸的方向往中心點聚集,並利用筆觸的粗、細變化,將畫面聚焦在自畫像的五官上。

 

畫中的梵谷儀容整齊,是得體的中產階級打扮。相對於粗獷描畫的衣領與背景,我們的眼光自然會被吸引到細膩描繪的五官,與梵谷的凝視四目相望。

 

深邃的綠色雙眼、緊鎖的眉頭,自畫像中的梵谷,犀利的目光透著疑惑與不安;他緊閉的雙唇與粗硬的短髭,卻又顯出近乎頑固的堅毅。

 

這幅「自畫像」中的梵谷,因何感到困惑不安?他又堅信著什麼?一切答案,都隱藏在畫中。



星空下的絲柏路/1890年5月12-15日/聖雷米/油畫


絲柏系列是梵谷繼向日葵系列之後,最重要的創作系列,為梵谷的藝術生涯再創高峰。創作絲柏系列時,梵谷幽居在法國南方小村聖雷米(Saint-Remy)的療養院中。梵谷最膾炙人口的風格特色,是撼動人心的巨大旋渦,正誕生於聖雷米時期。

 

「星空下的絲柏路」是梵谷聖雷米時期最後一幅畫,他在1890年5月15日完成這幅畫,即北上巴黎;幾天後,他在西奧安排下抵達巴黎北郊的奧維(Auvers-Sur-Oise),來到他生命的最後一站。

 

在一封寫給高更卻未寄出也未完成的信中,梵谷稱這幅畫是他的「最後一次嘗試」,並且詳盡描述畫中細節:「夜空中,一彎細細的新月,從大地投射的濃密黑影中露出來──星星的亮光很誇張,雲彩飄飛的天青色空中,有粉紅色及綠色的柔光。」

 

他繼續寫著:「底下一條道路,兩旁是高高的黃色麥桿,後面是藍色的低矮山脈,有家舊旅店窗口亮著橙色燈光,一棵高高的絲柏,筆直而黑暗。」梵谷提及:「路上一輛黃色馬車,但馬是白色的,還有兩個未歸的行人。可以說十分浪漫,不過我覺得也帶點普羅旺斯的情調。」

 

雖然梵谷說他畫的是「普羅旺斯的回憶」,實際上畫中的景色並不存在現實。低矮茅屋是梵谷的出生地,荷蘭北布拉邦特省的典型房舍,這幅「星空下的絲柏路」是梵谷對家鄉的「北方的回憶」與普羅旺斯鄉間情調的結合。

 

「星空下的絲柏路」是梵谷用想像畫出來的,在他的畫作中算是少數;梵谷曾說,「星空下的絲柏路」是他「最後一次畫星星」。「星空下的絲柏路」是梵谷星空系列、絲柏系列集大成的畫作,當他完成這幅畫,聖雷米時期隨之畫上休止符。



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/1889年5月/聖雷米/油畫



梵谷初到聖雷米療養院沒多久,就畫成的這幅「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」,是梵谷專家心目中排行前五名的梵谷佳作,真正的行家之選。

 

18895月,梵谷住進聖雷米精神療養院,起初只能從病房的鐵窗中窺看風景,後來才獲准在有人監視陪同下出外寫生。

 

透過禁閉幽居的鐵窗,他可以看到遠方的麥田與天空,聖雷米療養院中庭生機盎然的美麗花園,則為梵谷上演繽紛的色彩奏鳴曲。

 

梵谷抵達後不久,就畫出代表作「鳶尾花」與「紫丁香」。搖曳生姿的花草,與茂葉成蔭的大樹錯落而生,花園中不做作的自然況味,梵谷在這幅「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」表現得格外生動。

 

梵谷畫的花園一隅,或許是行動受限無法自主選擇的角度,但也因此帶來一種獨特的感受,觀眾彷彿真的置身於花園內,透過樹葉的空隙,看見陽光灑落下來,高大的松樹、紫色鳶尾花、茂盛的長春花、玫瑰叢及紫丁香,構成一個生機盎然的活力世界。

 

讓這幅畫顯得生動且活力十足的功臣,是變化多端的筆觸。梵谷以色彩結合線條,筆觸同時就是輪廓的勾勒;他用快速的筆觸讓厚重的顏料、多變的色彩更為和諧,「濕中濕」造成暈染效果,點狀筆觸可以打破呆板界線,深色底之上疊畫淺色可以拉長景深,在畫布快乾時加上藍、紅色來補筆強調,都讓層次變化更加微妙豐富。

 

梵谷顯然也很滿意且重視這幅作品,他在右下角簽下「Vincent」,是他在這段期間內,唯一有署名的畫作。



好撒馬利亞人(仿德拉克洛瓦)/1890年5月初/聖雷米/油畫


「好撒馬利亞人」的典故出自新約聖經「路加福音」,並且衍生為基督教文化中著名的成語,意為見義勇為的好心人。撒馬利亞人和猶太人曾是兄弟之邦,但撒馬利亞人容許崇拜偶像、和異族通婚,與猶太人因宗教態度不同,當時已形同仇敵數百年。

 

「路加福音」記述耶穌基督說的故事,一個猶太人遭強盜打劫,受重傷躺在路邊,祭司和利未人(他們都是猶太正統的神職人員)走過卻視若無睹,反倒是一位撒馬利亞人挺身照顧這位垂死旅人,還自掏腰包安頓他住進旅店。這個故事說明,鑑別人的標準是人心而不是人的身份。

 

梵谷這幅「好撒馬利亞人」油畫,是臨摹19世紀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(Eugene Delacroix)1849年油畫作品「好撒馬利亞人」。

 

不過,德拉克洛瓦原作的撒馬利亞人身穿紅衣,運用他最擅長的紅、藍對比色,以強調戲劇張力,梵谷1890年當時所臨摹的,是黑白的複製版畫。

 

梵谷在「割耳事件」發生後住進阿爾的醫院,當時他在病房中掛有德拉克洛瓦的「好撒馬利亞人」與「聖母慟子」黑白版畫;搬到聖雷米之後,他把這兩幅複製畫也帶去,並且加以臨摹。

 

他的臨摹也不是依樣畫葫蘆,而賦予新的詮釋。梵谷認為,作曲家創出曲子,臨摹就像演奏,能因不同的詮釋帶給曲子新生命。

讓這些黑白版畫染上梵谷自己的色彩,也是他的嘗試。「我把德拉克洛瓦或米勒的黑白畫擺在眼前當作題材,隨之即興塗上色彩。」梵谷寫給西奧的信上說,意義在「探尋我對其圖畫的記憶,至少與其畫中情感起共鳴的和諧色調,這就是我個人的詮釋。」



薊花/1890年6月/奧維/油畫

 


梵谷在巴黎北郊的小村奧維(Auvers-Sur-Oise),度過他生命的最後兩個月。這幅靜物畫他在嘉舍醫生家發現的野花,瓶中的薊草向四方怒放,展現頑強的生命力。

 

梵谷在給西奧的信中描述嘉舍醫生「像骨董鋪子」的家:「房子裡擠滿東西,除了印象派的繪畫之外,往往盡是乏味的黑色古物,可是這有個好處,可用來插花,或當作靜物畫的素材。」

 

梵谷用可能是嘉舍醫生家收藏的瓶子,插上野外採來的花草,在1890年6月完全這幅主題單純,卻簡潔有力的作品。

 

「薊」是一種菊科的草本植物,最特別的是長滿粗硬尖刺的筒狀花序,雖然其貌不揚,但相傳是聖母瑪利亞將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釘子取下來後,埋在地下長出來的植物,西方傳統稱之為「受祝福的薊」(blessed thistle)。

 

長滿硬刺的薊,即使貧瘠荒地也能生長,生命力非常頑強。梵谷用他偏好的厚塗手法來描繪花瓶裡的薊草,筆直有力的線條,與他張力十足的筆觸相得益彰,桀驁不馴的力量自然流露。

 

直到生命最後一刻,梵谷仍專注關心如何全心投入他的繪畫。他在寫給西奧的最後一封信說:「我仍然熱愛藝術與生命。」

 

從這幅「薊花」展現的生命力,我們相信梵谷所說,雖然他在寫完那封信之後,便用手槍自殺,兩天後去世於1890年7月29日,為他短暫卻精采的37年人生畫上句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