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名稱
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TREASURES OF THE NATURAL WORLD

展覽日期
2018.07.04 ~ 2018.09.19
展覽地點
國立中正紀念堂2、3展廳
主辦單位
聯合數位文創股份有限公司、大英自然史博物館、國立中正紀念堂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、國立臺灣博物館
客服專線
(02)8643-3955 (平日10:00~18:00)


>>立即購票 <<




本次「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」自館藏超過8000萬件藏品中,精選227件展品來台,展出分為六大展區:




序曲 -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與自然界珍寶 Treasures of the Natural World

Best of London’s Natural History Museum

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擁有全世界最具科學重要性的自然史館藏,本區展出具代表性的三葉蟲化石、長頸鹿頭部、受詛咒的寶石等來自不同時空,曾令人們對世界的廣大與神祕驚奇不已的物件。




第一 - 打造大自然藏寶屋 Building natures treasure house

以珍貴展品敘述與自然史博物館歷史密切相關的兩位學者的故事:漢斯.斯隆爵士 (Sir Hans Sloane)龐大的私人收藏,在他1753年過世後,成為大英博物館的創館藏品。日漸增加的自然史收藏很快便超出大英博物館的負荷,當時負責監管此類館藏,知名古生物學家理查.歐文爵士 (Sir Richard Owen)積極奔走,打造一座專門的自然史博物館。1881年,自然史博物館正式落成啟用,開放供大眾參觀。




第二- 智慧的寶藏 Treasures of the mind

收藏之外,自然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們致力於了解世界,過去的300年間,許多學者為後世確立了自然學科的基礎研究方法及方向。包括創立生物命名法的卡爾.林奈 (Carl Linnaeus)、命名恐龍的理查.歐文、創造出第一份英國地質圖,並發現地質間藏有不同化石的威廉.史密斯 (William Smith)、女性化石收藏家瑪麗.安寧 (Mary Anning)、發表進化論的達爾文等,他們的故事和收藏品都在本區展示。其中更有達爾文進化論的親筆手稿,和啟發他物競天擇理論的鳥類標本等第一手研究資料。



- 探索的寶藏 Treasures of exploration

18-19世紀的探險家在旅行途中看見驚人的自然界奇觀,冒著生命危險收集證據,證明地球生命的豐富多樣性。本區展出英國皇家海軍奮進號(1768–1771)、挑戰者號(1872-1875)、羅伯.史考特 (Robert Falcon Scott)的發現號(1901)與新大陸號(1910) 4次探險之旅的收穫,細數探險家們為知識冒險的精采故事。



第四- 無所不在的生命寶藏 Treasures of life are everywhere

最深的海洋到最高的山峰,天寒地凍的極地到炎熱的沙漠,都有生物能茁壯成長,生物的豐富多樣性,才是我們賴以維生的地球給我們的,真正無價的寶藏。本區將展出豐富多變的昆蟲,已滅絕的劍齒虎,渡渡鳥。亦包含瀕危的老虎等生物標本,隨著時間及生存環境的不斷變遷,物種也一直在變化著。


台北展出特別加入台中科博館藏的台灣瀕危蝴蝶,及台博館的雲豹標本,曾經的蝴蝶王國發生了甚麼事? 雲豹是甚麼樣子? 屬於台灣的自然寶藏,必須由當下生活在這個土地上的人來守護。

 


- 現代世界的博物館 A museum for a modern world

每一個世代都會出現新的想法與技術,讓舊有館藏以全新的方式展現其意義。例如持續研究自然史博物館保存的海洋標本與物品,能加深我們對海洋的理解、建立我們對環境與生態系統的認識,進一步提升我們對太空知識的潛力。此區展示以礦物為主,難得一見的結晶金塊,成分幾乎與漫畫中能讓超人失去超能力的氪星石,殘留的泥土痕跡,證明火星曾存有水的火星隕石等,帶領觀眾走向自然科學研究沒有極限的各種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