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演名稱
愛麗絲.紗良.奧特 Alice Sara Ott ​ 鋼琴獨奏會

演出期間
2017.01.10 ~ 2017.01.10
演出地點
國家音樂廳(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-1號)
售票系統
主辦單位
聯合報系
服務專線
(02)7737-8282#2
《生命、生活的旋律特調》─愛麗絲‧紗良‧奧特(Alice Sara Ott)專訪

2016.11.03, PRESS<<BACK



《生命、生活的旋律特調》愛麗絲‧紗良‧奧特(Alice Sara Ott)專訪

欣古典/作者陳翰揚/2016/11/4


「在遇到困難時,我總想著要完成它、跨越它,所以困難是不會讓我退縮的,反而會激勵我更投入。」


三歲與鋼琴邂逅那刻,愛麗絲‧紗良‧奧特就視鋼琴、舞台為夢想,並將外婆的話植入人生信念中一同實踐。喜愛烹飪、品酒,她是一位演奏家,也是一位生活家,酷愛生活的她,細細品味生活,並在音樂畫布渲染人生體驗。熱愛音樂、堅持音樂,對鋼琴的執著,她觸動我們的不僅是琴聲,而是專屬的故事、體會;期待生活、觀察生活,對生命的熱誠,她感染我們的不只是熱情,而是特有的浪漫、態度。


編輯,以下簡稱(編):可否為自己個性、風格做自我介紹呢?

愛麗絲‧紗良‧奧特,以下簡稱(Alice):大家好,我叫愛麗絲‧紗良‧奧特,星座是獅子座,在龍年出生,四歲開始彈琴,琴齡二十四年。我很固執,這讓我熱愛自我挑戰,也喜歡嘗試〝不可能〞的事情,我想這部分也影響了我鋼琴演奏的風格。我在兩個不同的國家成長(日本、德國),在兩國文化、混血的身分下,多少會面臨「來自哪一國家?」歸屬感的疑惑。還好很幸運的,我接觸了音樂,並以演奏為職業。因為對我來說,音樂才是我表達自我的最佳語言。


編:演奏家的生活,什麼是您喜歡、期待的呢?

Alice:不只局限於初次的合作、曲目,就算是演奏多次的曲目,甚至是和同一樂團、夥伴合作,對我來說每次的演出都是全新的。空間、觀眾……等條件的不同,讓我對音響有不同的挑戰、追尋,這也是我每次演出很期待也很喜歡的事。在音樂上,我喜歡找尋音樂詮釋、觀點時的過程,這讓我必須很認真地讀譜、聆聽音樂的每個聲部。在生活中,我每天都想要自己是快樂的。以前,我在日本的外婆總會和我說:「每天起床時,你快樂嗎?若很快樂,那就要快樂地過喜歡的生活。若不快樂,你就要去改變自己的生活。」這也是我在演奏、生活中自我期許的。




編:您有欣賞、喜愛的演奏家嗎?
Alice:因為我不大隨波逐流,對音樂有強烈的自我看法,再加上我對音樂的攝取廣泛,不局限於古典樂或鋼琴作品,所以我習慣從作品中欣賞作曲家、演奏家。譬如:我會欣賞某演奏家對樂派、作曲家作品的詮釋。對我來說,蕭邦的華爾滋、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……等作品都各有優秀的詮釋者,而我也會因為不同的作品詮釋,欣賞不同的演奏家。但我會特別注意女性音樂家,因為在音樂史上,女性音樂家、演奏家真的非常少,發展也辛苦。所以我總會特別去注意,不管是她們的作品或是演奏。


編:演奏身涯中,您接觸了豐富的音樂作品,請問哪些作品對您是有特殊情感及意義的呢?

Alice:第一首對我很重要的作品,是起源於剛開始學琴的回憶、故事。三歲聽音樂會時,我第一次認識了鋼琴。當時看演奏家上台彈鋼琴的瞬間,我覺得非常羨慕、喜愛,於是音樂會結束後,我和母親提出學鋼琴的要求,不過被拒絕了,接下來的一年,在我不斷的爭取下,四歲時母親同意讓我學鋼琴了。終於,五歲時我踏上了夢想中的舞台,雖然這場比賽只有三分鐘左右,但已經讓我對舞台深深著迷。那時我心裡想:「把音樂分享給台下聽眾的感覺,真的是太棒了!」而那次上台的曲子,成了我童年中一段很重要的旋律。但真的太久了,只記得是供兒童練習的鋼琴小品,而忘記曲名了。


第二首對我寓意深遠的作品,是來自一段我與外婆告別的故事。我與日本的外婆、外公感情非常好,並深受他們的想法影響,而他們也總是支持我做任何事,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。當我正在錄製蕭邦專輯時,外婆癌症惡化,身體日漸虛弱,但因為工作,我無法與家人一同到日本陪她。直到專輯錄到某個階段,我從遠洋電話接到外婆的病危通知,雖然外婆已無法說話,但聽著她沉重的呼吸聲,我仍想與她訴說、告別。當下的情緒是很複雜的,「我愛妳、好想妳……」我有好多話想和外婆說,但在哽咽中,卻沒有詞彙能完整表達我對外婆的愛。我突然想起,外婆非常喜歡蕭邦的作品,於是我放下話筒,彈奏了當時正錄製的蕭邦華爾滋作品,而在我的彈奏中,外婆也隨著音樂逐漸離開我們。我很開心我當時這麼做,因為那次的演奏,我相信我想傳達給彼此的我們都收到了。



 


編:就您認為,演奏時什麼是最重要也是您強調的?
Alice:對我來說,合適的表現才是真正的技巧。其實我很強調對「技巧」的定義,這會影響音樂的表現及攝取。的確,「技巧」是很需要強調的,但除了快、音量、精準……等精確的〝技巧〞外,「技巧」這個詞彙對我來說有很多是需要加以討論的。不只是執行樂器演奏上,聲音的呈現、呼吸、暫停、空間、感染聽眾……等,我覺得這是技巧很重要的部份,也會大大影響音樂氛圍的創造、感染,我不但強調並要求自己注意,也認為這應該融於技巧觀念中並累積。除了表現出譜上所有的記號、語言外,做出軟、硬……等各種音色變化,這才是最難、最重要的事,也才能在音樂上創造不同的個人風格。


編:可以分享與台灣樂迷初見面的曲目設計想法嗎?

Alice:一提到葛利格的鋼琴作品,大家都馬上想到音樂會常演出的《A小調鋼琴協奏曲》,除此之外,葛利格其他的鋼琴作品聽眾們則較為陌生。此次上半場我選擇了葛利格的《抒情小品集選粹》、《G小調敘事曲》,兩首都是很優雅、較慢的優美作品,而《抒情小品集選粹》也是我最近錄製葛利格專輯收錄的曲目之一。


這次帶給台灣聽眾這兩首作品,是因為覺得在現代高科技下,無論影音、藝術……等資訊都流動過於快速,雖然可以很快的接收各種不同的文化、觀點,卻漸漸失去了〝慢〞、〝欣賞〞的元素,常常看到大家都在用手機,也覺得現在的人們都很緊蹦。當然,我們是無法脫離這樣的物質,但我想帶大家跳脫資訊超載的21世紀,進入一百多年前葛利格創造出來的童話式、夢幻、純樸的世界。其中,在音樂會的第一首作品選擇上我花了一些心思,因為我的名字是Alice,我想帶大家從《抒情小品集選粹》的每個小品中,一步步走進我的夢遊仙境。


至於下半場李斯特的《B小調鋼琴奏鳴曲》,是我求學時期就練習,並一直很想放進演奏會的曲目。可是此曲的風格很硬、重、炫技且灰暗,在音樂會曲目搭配上,總會令我有點遲疑(ex.:和布拉姆斯、貝多芬作品放在一起,音樂會變得過於沉重),所以一直沒有演出過。不過這次音樂會上半場帶大家進入我的〝夢遊仙境〞後,下半場我想為大家帶來反差,無論在情緒上、音樂風格上皆是。如果要說上半場像天堂一樣,那我想下半場就是如同地獄般的反差吧!我想這也是音樂會中我在情緒上的挑戰,更重要的是將不同的Alice帶給大家。




編:您認為自己是什麼風格的演奏者呢?在成為演奏家的路上,您如何面對遇到的困難、挫折呢?
Alice:因為是演奏者,在演奏時我無法以第三人的角度看我。但我一直期許,能成為一位享受音樂、享受與聽眾溝通、謙卑於音樂、充滿彈性及可能的演奏家。挫折是在所難免的,我想這不止於演奏家身分,應該是每個職業都會遇到的。在演奏的路上,的確有不少辛苦的時候,但以跨越兩種族的身分來說,音樂是我最喜歡的語言,加上在遇到困難時,我總想著要完成、克服的個性,所以困難是不會讓我退縮的,反而會激勵我更投入。


編:在忙碌的生活中,您如何經營自己音樂外的興趣呢?

Alice:其實我不大旅行的,演奏工作的關係除外。除了喜歡烹飪和品酒,我很享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在我有空的時候,我很喜歡邀請德國朋友到我家來,品嘗我煮的日本料理,讓他們了解日本料理─不只有壽司、生魚片,還有很多好吃的!搬到柏林五年了,前陣子工作告一段落,我終於有一段時間的假期。這期間我去逛了博物館,也常在住處附近走走,了解我的居住環境、週遭生活。意外的,我找到一間很有〝味道〞的酒吧,從此之後我就變成他們的常客了!我很喜歡他們那種〝懂妳〞的感覺,就算我回日本一段時間後才回去光顧,他們依然能拿出那支我最愛的威士忌!在生活中,我很喜歡享受這樣小小的、精緻的美好。




編:可否給台灣學音樂的孩子們一些建議呢?
Alice:我希望學音樂的孩子們要多體驗生活,不要在成長階段中只有練琴而已。一天練十個小時的琴或許會為技巧帶來進步,但不會為音樂帶來進步。在成長階段中,很多體驗都會是我們的故事,有可能一生只有一次機會而已(ex.:童年),更重要的是它會是我們音樂不可或缺的色彩。我們總會不小心做了蠢事,這也是一種體驗、學習,我也會做。但不要因為擔心、害怕或任何原因而錯過人生的經歷,因為那可能會是你獨特的起點。


愛麗絲‧紗良‧奧特,一位懂得享受快樂的演奏家。珍惜生活、懂得體會音樂外的事物,對她來說是不可或缺的,也因為如此〝懂生活〞,她讓自己的音樂充滿想法、生命力,如同每段旋律都會思考般,傳達她的人生哲學。「我無法定位我是怎樣演奏家,但我期待與每位聽眾互動,及他們給我的感受回饋,而我的定位也會在這過程中浮現。」對於自己的風格,愛麗絲除了自我期許外,更期待與聽眾互動後,在每個人心中塑造出她的演奏者角色。這次訪談時間雖然短暫,但愛麗絲卻帶來了滿滿的音樂、生活想法,或許能完全囊擴「愛麗絲哲學」表達的,只有她的音樂了。-而在充滿笑靨、開朗的訪問結束後,不禁讓人期待愛麗絲與她音樂的到來。



~愛麗絲‧紗良‧奧特鋼琴獨奏會 Alice Sara Ott Piano Recital~


演出曲目

葛利格:抒情小品集選粹  Edvard Grieg: Selections of Lyric Pieces
葛利格:G小調敘事曲  Edvard Grieg: Ballade in G minor, Op. 24
李斯特:B小調鋼琴奏鳴曲  Franz Liszt: Sonata for Piano in B minor, S.178
*(主辦單位保有更動曲目之權利)


表演資訊

◆ 演出時間:2017年1月10日(二)19:30
◆ 演出地點:國家音樂廳
◆ 演出票價:500/800/1,200/1,600/2,000/2,500


~購票請洽UDN售票系統~


新聞來源:欣古典